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放化疗后的患者询问:“为什么放化疗期间血细胞会下降?有什么方法可以升高白细胞吗?血小板低该怎么办?出现骨髓抑制该如何调养?”
化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减少是由于骨髓抑制引起的。
什么是骨髓抑制?
人体的血液细胞主要有三类,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骨髓抑制是指患者在使用抗肿瘤化学药物灭杀肿瘤细胞时,同时也造成骨髓中的幼稚的造血细胞损伤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减少。
骨髓抑制轻者会延缓放化疗进程,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严重者可能导致感染、贫血、出血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骨髓抑制什么时候出现?
不同血细胞的寿命不同,导致骨髓抑制出现的时间不同,白细胞当中的中性粒细胞为6-8小时,故最早出现,通常发生在化疗开始用药后一周,至10-14日达到最低点,在低水平维持2-3天后缓慢回升,至第21-28天恢复正常,呈U型。血小板为5-7天,降低出现的较晚,也在两周左右下降到最低值,其下降迅速,在谷底停留时间较短即迅速回升,呈V型。而红细胞因寿命时间长,平均120天,故下降出现的时间更晚。
骨髓抑制的分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骨髓抑制的分级如下:
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化疗后骨髓抑制分级是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
Ⅰ度可在监测血象条件下继续化疗,对于Ⅲ度和Ⅳ度骨髓抑制必须给予干预措施已达成共识。
干预措施:立即停止化疗
01应用特异性的细胞生长因子:
白细胞:骨髓抑制二级以上就需要到医院治疗提高白细胞数量
红细胞:当急性出血造成血红蛋白低于90g/L,慢性(包括放化疗的骨髓抑制、骨髓转移)血红蛋白下降至60g/L的时候就满足输血标准。
血小板:Ⅰ度、Ⅱ度观察;Ⅲ、Ⅳ度输注血小板联合促血小板生长因子
02应用抗生素
03对症调整选用其他肿瘤治疗
骨髓抑制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有三大类:感染、贫血、出血
01感染
是由于骨髓抑制导致的粒细胞缺乏、机体抵抗力差,容易继发各种感染,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消化系感染、皮肤感染等。
02贫血
是由于骨髓抑制红细胞的缺乏,贫血可表现为乏力,活动耐量差,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等。
03出血
是由于骨髓抑制时血小板减少,可导致自发性出血,如皮肤黏膜出血,脏器出血,严重时甚至脑出血。
发生骨髓抑制时自己有感觉吗?
当轻度骨髓抑制时,往往无明显临床表现,患者早期可能察觉不到。如果患者突然感到“乏力”“困倦”,这可能提示骨髓抑制已逐渐加重。
当出现发烧、咽痛、咳嗽、腹泻、尿频、尿痛等感染表现,可能提示出现了白细胞的降低;
出现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等情况,可能提示红细胞的下降;
莫名出现皮肤的“青紫”(医学称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咳血、呕血、血尿、血便,可能提示血小板的下降。
如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与医生沟通或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骨髓抑制时该怎么办?
广州和谐医院肿瘤热疗中心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肿瘤热疗+免疫重建绿色综合治疗体系,该体系利用国际先进设备-粒细胞净化器开启免疫激活疗法,去除放化疗后产生的药物残留,解决骨髓抑制,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让免疫系统逐渐开始重新修复运转,是继传统癌症治疗后,又一全新肿瘤治疗体系的临床运用,为众多中晚期放化疗后无效、副反应较强、甚至无法手术、无法化疗的患者指明了一条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