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得“皮包骨”,扛不住化疗?
90后米亚(化名),在28岁那年确诊了胃癌,整个人瘦了一圈。今年复发后,米亚开始接受化疗。期间,米亚的体重更是一直往下掉。各种不适让米亚实在吃不下,瘦成了“纸片人”。随之而来的是低蛋白血症和骨髓抑制。最终,在营养科介入营养支持治疗后,米亚的体重、体能逐渐恢复,才得以完成后续的化疗。
没胃口,吃不下,或者只能勉强吃一点粥、面……这是不少肿瘤患者的饮食常态。作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的医生,陈亚军对此深有感触,那些因病暴瘦十几斤甚至几十斤的患者,她没少见。有人说,生病就是这样,没办法。事实上,在营养科,有专业的营养诊疗流程,可以帮到肿瘤患者。
肿瘤患者,普遍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也是肿瘤患者独立的死亡风险因素,会直接降低患者的抗肿瘤治疗效果。
有数据显示,高达40%~80%的肿瘤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甚至约20% 的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
为什么会出现营养不良?
一是,肿瘤细胞本身就很耗营养。
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强,会消耗大部分机体正常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还会释放一些细胞因子,让患者味觉、嗅觉出现异常辨识,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造成营养物质的摄入和利用率的下降。
如果是头颈部的肿瘤,还会引起吞咽困难与疼痛,直接降低患者营养摄入量,引起营养不良。
二是,肿瘤治疗影响食欲。
很多肿瘤手术,要求患者术前禁食,术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进食,都会影响患者食物摄入,且手术创伤造成的应激反应,使机体分解代谢和能量消耗增加,机体分解肌肉和脂肪,导致营养不良。放化疗或靶向药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都使患者进食量减少,进而导致营养不良。
三是,肿瘤导致的癌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应激源,也会促进机体的代谢,导致营养不良。此外,患者的负面心理,如恐惧、抑郁等,引起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下降、摄入量减少,导致营养不良。
“饿死癌细胞”是谣言!
肿瘤细胞只会榨干机体的营养,是无论如何都饿不死的。
饿,只会造成机体营养不足,影响体内正常细胞的生长和保护作用,反而使自身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使得生活质量更低、临床预后效果更差。
确诊肿瘤,及早开始营养治疗
与所有治疗方法一样,营养疗法也是越导介入越好,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旦确诊肿瘤后,就应该到营养科做全面的营养筛查和营养评估。
只要出现以下其中一点,应尽快介入营养支持治疗——
看体重:出现无意识的体重下降超过10%,或者是三个月内体重下降5%。
看饭量:食欲明显降低,饭量明显减少。
通过营养治疗,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不仅可以增加抗肿瘤治疗的效果,还能提高对手术、放疗、化疗的耐受能力,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还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吃营养品还是输液?听医生的!
关于营养支持治疗,也有不少人存在认知误区,最常见的莫过于以下两种——
一是,以为就是买特医食品,或者奶粉、蛋白粉来吃就行。
二是,吃不下,就要求直接输营养液。
营养治疗包括哪些?
· 膳食营养
即均衡饮食,正常吃饭均衡饮食能保证人体的营养与健康,食物多样化是均衡饮食的基本原则。
· 肠内营养
符合人体营养素吸收的生理过程、并发症少,其营养通路可以分为符合生理的口服和管饲两大类:
口服营养补充(ONS)是除正常食物外,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经口摄入补充日常饮食的不足,是肠内营养的一个分支,主要作为患者正常饮食以外用来改善营养状况的有益补充。
管饲,即通过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痿、空肠造痿等途径提供营养治疗。
· 肠外营养
通过肠道以外的通路即静脉途径输注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达到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维持营养平衡目的营养治疗方式。
营养治疗原则上能经口则不肠内,能肠内则不肠外。胃肠功能是“用进废退”的,只有当“吃饭”不能满足机体营养需要时,才可以选择口服营养补充。若完全不能饮食,才需要通过“管饲”。只有消化道也确实用不上了,才采取静脉输液。
因此,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经过综合评估后来制定,必要时有可能同时采取三种方法。
自己炖点滋补汤水,行吗?
不少人以为吃滋补品、喝滋补汤也能补一补。但冬虫夏草、燕窝、鸡汤鱼汤都安排上了患者的体重和精神状态还是维持不住。
“进补”跟补充营养,是两码事。比较单一的补品保健品营养成分并不全面,至于炖汤,大部分营养都在汤渣里,若只喝汤不吃肉,营养补充得也很有限。因此,自己买补品、在家做滋补药膳,是无法替代营养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