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脂溶性维生素,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钙磷平衡,调节骨代谢。维生素D不仅影响钙、磷的吸收和贮存,近年来研究发现体内维生素D状态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
一、维生素D与肿瘤的相关性
维生素D与癌症的相关性目前仍存在争议。有研究发现血清维生素D浓度每增加50 nmol/L,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总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89(95%CI=0.81~0.97)和0.83(95%CI=0.71~0.96),呈中度负相关。
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前瞻性研究,评估血清25(OH)D水平与癌症发病率(8项研究)或癌症死亡率(16项研究)之间的相关性,发现随着血清25(OH)D水平每增加20 nmol/L(8μg/L),癌症风险降低7%,癌症死亡率降低2%。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足够水平的维生素D对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的发生有保护作用。维生素D的摄入和循环25(OH)D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呈负相关。
两项队列研究发现高维生素D摄入与罹患结直肠腺瘤呈负相关,即总维生素D摄入可轻度降低结直肠腺瘤的发生(RR=0.79,95%CI:0.63~0.99,P=0.07),但可显著降低远端结直肠腺瘤的风险(RR=0.67,95% CI:0.52 ~0.87,P=0.004)。
但也有研究结果显示,补充维生素D对肿瘤的发生无影响,与安慰剂相比,补充维生素D并不会降低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的发生风险。
一项纳入10项试验的荟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发生的总RR为0.98(95%CI=0.93~1.03),在各亚组中分析,即使补充维生素D浓度>100 nmol/L仍不能减少肿瘤发生。
二、维生素D抗肿瘤作用机制
其可能的机制为维生素D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自噬和上皮-间充质转化以及血管生成、抗氧化、炎症和免疫系统,影响从发生到转移及细胞-微环境相互作用的肿瘤发生进展全过程。
实验室和动物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制转移来抑制癌变并减缓肿瘤进展;维生素D可能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促凋亡和抗血管生成作用。
三、关于维生素D在肿瘤免疫营养治疗中的建议
有研究指出维生素D的口服补充剂量在各个研究中差别较大,肺癌患者口服补充维生素D3 1200 U/d能增加无复发生存率和OS率,但仅对于早期且基础血25(OH)D水平较低的肺癌患者有此效果;食管癌患者补充维生素D能延长无病生存期;头颈部癌患者补充维生素D能减少肿瘤复发。
在另一项对补充维生素D是否对前列腺癌患者有效的研究中,研究者纳入了22个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结果发现补充维生素D使得19%的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治疗结束后降低50%以上,这提示维生素D可能对前列腺癌治疗有益。
此外,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Lewis C等对45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补充维生素D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并且维生素D联合钙剂补充可能共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由于目前关于维生素D与肿瘤发生、发展研究较少,并且研究结果容易受到气候、地理环境、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可能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明确维生素D与肿瘤的关系。
目前仍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机体较高维生素D水平可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肿瘤患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使用指南》推荐维生素D缺乏人群维生素D口服补充量为600~800 U/d。
肿瘤难治性恶液质患者常因肿瘤引起的异常代谢、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和/或储备减少等发生维生素或微量元素代谢改变,需对症治疗、适量补充,补充维生素D3可减少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低并伴有疼痛患者的阿片类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