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和谐医院肿瘤热疗中心! | 门诊时间 (无假日医院) 08:00至12:00、14:00至17:00
【广州和谐肿瘤医院】这4类新型肿瘤标志物,有望助力各类癌种的早诊、早治、早干预!
发布日期: 2024-05-21

众所周知,目前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组织活检,需要从肿瘤部位提取组织标本,存在感染和内出血的风险,患者体验性较差。

液体活检,主要是对患者的血液、尿液、唾液等体液取样,检测所取体液中的肿瘤生物标志物的一项新型技术。近年来因其无创或微创的优势在各大指南中的地位迅速攀升,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液体活检主要包括循环肿瘤 DNA (ctDNA) 、循环肿瘤细胞(CTC) 、肿瘤“教育”血小板 (TEP) 和外泌体等标志物的检测。其中 ctDNA与 CTC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两类液体活检靶标。


1. 循环肿瘤DNA(ctDNA)

ctDNA是来源于肿瘤组织的一种循环游离 DNA(cfDNA),通过肿瘤细胞的凋亡、坏死和分泌外泌体释放到血液中。

血液中 ctDNA 的存在及其水平的变化与肿瘤负荷和肿瘤进展有关,并且已被证实存在于多种实体恶性肿瘤患者中(如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胃癌等)[1]

1. ctDNA的检测

目前,实验室常用的ctDNA检测技术包括扩增受阻突变体系(ARMS)、二代测序(NGS)、数字PCR(dPCR)和核酸质谱检测等。

液体活检在临床肿瘤诊疗应用和医学检验实践中的专家共识(2018)推荐:

①检测患者 ctDNA 是否含有已知的、单个靶向治疗敏感或耐药型突变时,建议使用 ARMS方法。

②检测患者 ctDNA 已知的部分或全部临床药物治疗靶点谱或耐药指示靶点谱,或发现患者基因未知突变、探索临床价值与相关机制时建议使用NGS 方法。

2. ctDNA的临床应用

①早期辅助诊断:目前ctDNA已可在早期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以及肺癌患者循环中被检出,提示ctDNA对于这几种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辅助诊断潜能。但需注意的一点是,特定突变例如 P53突变可在健康人群中被检出。

②指导临床用药:肿瘤精准治疗可通过检测肿瘤相应的基因信息,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用于后续治疗,故 ctDNA检测可提供十分重要的参考信息。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将 ctDNA检测用于指导非小细胞癌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选择并写入了 NCCN指南。

③实时疗效监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 版)》中推荐,将 ctDNA检测用于不能获取组织的晚期转移乳腺癌患者,用于治疗疗效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④肿瘤进展及不良预后早期预警:ctDNA检测对于包括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进展具有重要预警价值,可早于影像学发现复发/转移灶。这意味着通过 ctDNA检测筛选出复发/进展高风险的患者,在临床进展前可实施早期干预。

⑤耐药机制探索:ctDNA在反映靶向治疗获得性耐药中具有天然优势,通过高灵敏度方法追踪ctDNA变异情况,进而绘制肿瘤获得性耐药基因变化演进图谱有助于揭示耐药新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但目前此领域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足以引入临床实践。


2. 循环肿瘤细胞(CTC)

CTC是一种从实体肿瘤病灶(包含原发和转移病灶)自发脱落,或受手术操作、活检取材等外界刺激而被动脱落,以游离的单个细胞或多个细胞聚集的细胞团状态,进入外周血液系统,并循环至全身的肿瘤细胞。

目前,CTC已在许多不同的上皮细胞癌( 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 和不表达上皮来源标志物的癌症(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黑细胞瘤) 被证实[2]

1. CTC的检测

液体活检在临床肿瘤诊疗应用和医学检验实践中的专家共识(2018)推荐:临床常规检测CTC,建议各实验室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检测技术,在充分评估其检测性能后,应用于日常工作。

2. CTC的临床应用

①早期辅助诊断:近年来虽研究证实 CTC的释放是一种肿瘤早期事件,但现阶段 CTC 仍不适合单独用于肿瘤早期辅助诊断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价值。

②指导临床用药:CTC作为完整细胞,具有多种来源的肿瘤信息。针对 CTC的体外培养与药敏实验被证明可用于筛选靶向药物,具有巨大的临床转化潜能。但目前因技术尚不成熟及缺乏更可靠的临床依据,暂不鼓励用于临床实践。

③肿瘤进展及不良预后早期预警:CTC 检测被 FDA审批可用于预警转移性结直肠癌、转移性乳腺癌、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不良预后。对其他实体恶性肿瘤例如恶性黑色素瘤、肝癌、胃癌等,CTC也展现出良好的预测价值。

④动态监测:

  • 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从第七版《肿瘤分期指南》将循环肿瘤细胞(CTC)作为癌症远处转移的指标;第八版指南中将 CTC列为乳腺癌预后评估指标。

  • 《2019 CSCO 乳腺癌诊疗指南》指出,CTC 能够反映肿瘤组织状况,可以替代组织样本进行病理诊断、疾病监测、分子测序以及预后判断。


3. 外泌体

外泌体是表面呈凹半球状的类囊泡小体,具有立体膜结构,直径约 40~100 nm。肿瘤来源外泌体携带肿瘤特征性信息,介导肿瘤细胞间通讯、参与调节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生长、转移等,展示出了在肿瘤诊断、预后、监测、转移方面潜在的应用前景。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版)》中指出,外泌体作为细胞外囊泡,包含多种组织和疾病特异的核酸或蛋白,检测外泌体内的标志物可预测乳腺癌耐药及治疗效果,未来有望成为乳腺癌液态活检的检测指标。


4. 肿瘤“教育”血小板(TEP)

血小板在人体骨髓产生后,可在血中留存 5~9天,其间可在肿瘤的影响下成为肿瘤“教育”血小板。

TEP 可成为高度实时反映肿瘤生长的 RNA表达库,有望通过准确敏感地检测 TEP及其衍生的 RNA谱,实现对肿瘤的早期诊断。

标志物检测时,体液标本的选择

液体活检时,选取的体液标本应综合考虑肿瘤来源、肿瘤部位、播散途径、以及不同体液标本的特征,综合考虑以期提高检验效率。

image.png

另外,标本预处理时应遵循快速、稳定的原则,针对不同标本采用不同方案进行处理,尽可能保证待测物质的稳定性和浓度,确保检测质量。

写在最后:相比于传统侵入式组织活检,液体活检具有依从性佳、标本易获取、特异性好等优势;另外还能有效克服肿瘤异质性,可有效实现精准的肿瘤辅助诊断、实时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液体活检虽在现阶段在临床大规模应用尚有不少挑战,但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更多循证依据的涌现,有望成为癌症早期辅助诊断、伴随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的理想技术,成为对抗癌种的一大“利器”!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