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数据显示,胃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一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我国发现的胃癌约 90%属于进展期,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仅为30%;早期胃癌预后良好,5年总生存率可达 90%以上。
然而我国早期胃癌诊断率低于10%,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前列的重要原因。
近期,《2023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以下简称“2023共识”)重磅发布,旨在提升我国早期胃癌的检验和筛查水平,提供规范、临床应用价值高的检验技术指导和筛查策略。早期胃癌标志物有哪些?临床如何应用?一起看看下面内容吧!
早期胃癌筛查7大标志物
一、幽门螺旋杆菌(Hp)
2021年,在《柳叶刀》上发表的一项中国人群大型前瞻性病例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非贲门胃癌还是贲门胃癌,Hp感染均为其强关联因素。
研究发现,中国每年近80%的非贲门胃癌病例以及超过60%的贲门胃癌病例或可归因于Hp感染。在中国确诊的胃癌病例中,约有34万新发胃癌和Hp感染相关!因此,定期进行Hp检测有助于预防早期胃癌。
临床测定 Hp 的方法包括 UBT、抗体检测、粪便抗原检测、快速尿素酶检测等,由于患者依从性高和操作简便等优势,UBT和血清Hp抗体检测是常用的2种检测方式。
《2023共识》推荐:Hp 感染是胃癌防治中可控的危险因素,可通过UBT和血清Hp抗体检测来评估胃癌高危人群。
①UBT 中的 C13检测辐射量小,更适用于儿童和孕妇群体。
②血清Hp抗体在 Hp根除后仍能持续存在半年以上,不适用于疗效监测。
二、胃相关标志物
1. 血清PG原
PG 是胃蛋白酶促酶,在血液中作为胃黏膜改变的间接性标志物。PG根据生化性质及免疫原性分为 PG‑I与 PG‑Ⅱ:PG‑I主要由胃底与胃体(近腹端)的主细胞分泌产生,是评价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标;PG‑Ⅱ由胃底腺主细胞及黏液颈细胞分泌,与胃底黏膜病变相关性较高。
血清 PG 水平异常是胃癌发生的风险因素,《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明确指出血清PG检测主要反映萎缩性胃炎,联合Hp可以用于胃癌高危个体的检测。但由于PG诊断早期胃癌的灵敏度较低,不建议将 PG 检测单独用于胃癌筛查。
2. 血清胃泌素检测
胃泌素由胃窦G细胞在正常生理消化过程中释放,G‑17 是外周血中最丰富的循环胃泌素。
近年来,PG 和 G‑17 联合检测被称为新“ABC”法。相关研究表明,与旧“ABC”法(PG联合 Hp IgG 抗体检测)相比,新“ABC”法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说明单一血清学标志物的诊断效果有限,不同标志物的组合可提高诊断价值。
《2023共识》推荐:
①PG 主要检测萎缩性胃炎;G‑17 检测覆盖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等多种胃肠道疾病。
②Hp 感染患者的血清 PG‑I 或 PGR 呈降低表达,建议根除 Hp 后,再做胃癌癌前病变的 PG筛查。
③PG和G‑17联合检测对胃部疾病诊断价值高,可用于胃癌风险提示。
三、肿瘤标志物
传统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包括:CEA、CA19‑9、CA72‑4等。
《2023共识》推荐:CEA、CA19‑9、CA72‑4等作为胃癌辅助诊断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有限。监测上述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有助于胃癌预后评估,且CEA、CA19‑9、CA72‑4联合检测可降低胃癌漏诊率。
四、基因甲基化标志物
1.RNF180/Septin9(RS19)基因甲基化
研究发现,在胃癌患者血浆样本中甲基化的 RNF180 及Septin9 含量特征性增高。
一项Septin9 和 RNF180 联合诊断早期胃癌的研究中证明,该检测的诊断灵敏度远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且假阳性率低于 15%,有助于早期胃癌的及时发现。
2. 多基因甲基化联合其他指标检测
相关研究表示,RS19 联合 CA72‑4 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比单基因甲基化检测提高 31.5%,因此 RS19联合其他指标检测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
《2023共识》推荐:RS19 基因甲基化可用于检测早期胃癌,阳性受检者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RS19基因甲基化联合肿瘤标志物可进一步提升胃癌诊断灵敏度。
早期胃癌标志物综合评价
注:Hp为幽门螺杆菌,PG为胃蛋白酶原,CA72‑4为糖类抗原72‑4;RS19为基因RNF180与Septin9;+~+++依次表示检测性能、早期胃癌检出、患者依从性低~高,检验操作简单~复杂、检测成本便宜~贵
《2023共识》推荐:
①PG、G‑17、Hp检测可作为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初筛项目;
②RS19 基因甲基化检测作为胃癌高危筛查辅助诊断;
③胃部不适或 RS19 基因甲基化检测阳性的患者建议胃镜检查和活检。
总结: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全面覆盖早期胃癌筛查是改变我国胃癌严峻形势的有效途径。在防癌抗癌方案中,通过早期筛查,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对于以上早期胃癌检验技术和标志物,在选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受检者的依从性、实际健康状况、医疗成本支出等因素,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检验方法,以惠及更多患者。